首页 疾病百科详细

先天性垂直距骨(先天性凸形外翻足,畸形性距舟关节脱位,先天性摇椅足)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下肢骨,关节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小儿
  • 典型症状:疲劳 足不能跖屈和内翻 足底凸起 步态不稳 膝后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先天性垂直距骨(congenital vertical talu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又称畸形性距舟关节脱位、先天性凸形外翻足,是先天性扁平足的一种类型。由于距舟关节原发性脱位,跗舟骨与距骨背形成关节,使距骨处于垂直位。
典型症状:疲劳 足不能跖屈和内翻 足底凸起 步态不稳 膝后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一.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足弓消失或足底凸起,足内侧及跖侧由于距骨头在此处突出显得非常明显。足前部有背伸和外展畸形,足背侧肌肉、胫舟韧带和距舟韧带常发生紧张、挛缩而影响足前部的跖屈和内翻;跟骨外翻畸形致足后部肌肉、肌腱、韧带短缩。因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足部畸形较重,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步态不稳,行走迟缓,患足易出现疲劳及疼痛。

二.诊断

本病早期治疗可望纠正畸形,故早期诊断对预后较为重要。先天性垂直距骨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诊断并不十分困难。

有学者提出三点X 线征象作为临床诊断参考依据:

1、跟距轴角偏大,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2、距跖轴不延续;

3、跟距轴交点位移。

一、病因

一般认为本畸形是在胚胎前三个月内业已形成。临床上有弧立型和伴发型两种。后者多是脊膜脊髓膨出、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神经纤维瘤病、三染色体病13~15,18等先天性疾病中的一个畸形。弧立型垂直距骨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提出是足胚胎发育受阻所致。Bitsila用幼兔做实验,同时切断趾长伸肌、胫前肌和小腿横韧带,并造成腓肠肌短缩,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垂直距骨的动物模型。因此,他提出原发性软组织病变是致本畸形的主要因素。另有一些学者发现某些家庭和孪生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二、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可分为骨性畸形和软组织病变。骨性畸形主要为舟骨与距骨颈的背侧形成关节,把距骨锁在垂直状态。距骨头上方呈扁平状或卵圆形,距骨颈发育不良而变短,背侧形成关节面。舟骨近端关节面向跖侧倾斜。跟骨向后外侧移位。跟骨前部向外侧偏斜并屈向跖侧。载距突发育不良而失去支撑距骨的作用。足外侧柱凹陷,内侧柱相对变长。

软组织也有明显的改变。胫舟韧带、距舟背侧韧带挛缩,是影响复位的主要因素。分岐侧韧带挛缩引起足外展。跟距骨间韧带和跟腓韧带挛缩,则阻碍跟骨向后外侧移位的整复。而跟舟跖侧韧带、距舟跖侧及内侧关节囊则被拉长。胫前肌、趾长、长伸肌、腓骨短肌及小腿三头肌因挛缩而张力增高。腓骨长肌、胫后肌肌腱移向踝前方,起着背伸肌的作用。

三.发病机制

距舟关节脱位可能自妊娠3个月内就在子宫内形成,而邻近的距骨下关节、跗骨间关节和踝关节半脱位都是继发性。本病可单发,也可是全身多发性畸形的一个部分。

跗舟骨与距骨颈背侧形成关节,使距骨呈垂直状。距骨头变形,距骨颈缩短,距骨向后外侧变位,呈下垂状态。距骨在足底呈凸形。其他跗骨间关节也有相应变化。三角韧带的前束、背侧距舟韧带、跟骰韧带、距跟韧带和跟腓韧带均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同时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的后侧关节囊均缩短,跟舟韧带被拉伸松弛。小腿部肌肉(胫前肌、姆长伸肌、趾长伸肌、小腿三头肌等)均有挛缩;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均向前移位,变成背屈肌。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且有学者认为患儿年龄超过5 岁后,如果仍进行松解复位,可增加距骨缺血坏死这一并发症的机率,故早期诊断与治疗极为重要。另外术中应避免粗暴地对距骨的剥离,所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避免术中盲目剥离是降低距骨缺血坏死的重要措施。

一、鉴别:

临床上应注意与其他类型扁平足畸形相鉴别:

1、先天性仰趾外翻足:无以上特点,足柔软,仅在负重时出现畸形,在不负重或手法矫正时足即刻恢复为正常外形,跟骨无跖屈,距骨不呈垂直状。

2、跟距桥畸形扁平足:是跟骨与距骨之间关节面产生不同程度的骨性、软骨性连接或异常骨性突起,限制距下关节活动,产生僵硬性扁平足,使腓肠肌痉挛,引起症状。

3、大脑瘫痪性外翻足:大脑运动神经细胞受损所致,临床表现为中枢性痉挛性瘫痪,有关节牵扯反应、剪刀步态,足部外翻畸形的甚似CV T,但X 线检查距骨呈水平位,跟骨亦无跖屈表现。

4、劳损性扁平足:营养不足、站立过久或负重过度可引起腓骨长、短肌的痉挛,足部僵硬,活动明显受限,前足外展、背屈,距骨与舟骨均表现为下陷,关节无脱位。

5、与先天性痉挛性扁平足及特发性获得性扁平足相鉴别,本病的特点是不论足跖屈或背伸,距舟关节均不能恢复正常关系。

一、食疗方:

无特殊禁忌,合理搭配饮食即可,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吃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

神经纤维瘤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