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百科详细

胆囊平滑肌肉瘤

  •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尤以女性多见
  • 典型症状:腹胀 恶心与呕吐 厌食 体重减轻 乏力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是主要起源于平滑肌组织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胃(约占33%)、小肠(37%)、结肠(27%),发生于胆囊者罕见,约占全部平滑肌肉瘤的1%。本病的主要转移途径有直接浸润、经血循环或经淋巴管转移,也可发生腹腔内种植性转移。
典型症状:腹胀 恶心与呕吐 厌食 体重减轻 乏力

胆囊平滑肌肉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女性多见,好发年龄为50~60岁。早期无临床症状,晚期病人有乏力、厌食、腹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症状与以往明显不同(如果患者以往有胆囊炎、胆结石)。右上腹钝痛,放射到背部、右下腹及右下腰背部。如出现阻塞性黄疸,提示有胆总管浸润或肝外胆管周围的淋巴结肿大压迫。体检可能在右上腹触及肿块,有时已出现腹水。患者大多伴有结石。

二、诊断:

本病的早期诊断不易,常误诊为胆囊炎、胆结石,偶因其他原因作胆囊切除术被发现。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胆囊平滑肌肉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数认为与胆结石有关,其与胆结石的合并率达52%~82.2%,但其确切关系尚未明了。

二、发病机制:

胆囊平滑肌肉瘤多发生于胆囊体部和底部,瘤体一般较大,有报道可达10cm?9cm?8cm,常为浸润性生长,质地较硬,与周围粘连明显,有浸润转移征象。病理检查发现胆囊壁增厚,少数可伴急性炎症改变,可有大小不等的结石。肿块表面高低不平,暗褐色,切面灰白,质嫩,可有灶性出血,坏死。镜下见部分胆囊壁被复上皮完整,可有炎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梭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异形明显,核分裂象多见,深染,可见多核或巨核瘤细胞。免疫组-actin( ),Vimentin()。RF银染网状纤维较丰富环绕单个瘤细胞,VG染色肿瘤组织呈黄色。

胆囊平滑肌肉瘤预防治疗

1.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辛辣,少食厚腻食品,不要饮烈性酒。

2.对于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妇女,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更应追踪检查,发现病情有变化应及早进行治疗。

3.积极治疗癌病变前,迟早社除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如积极治疗胆囊炎,对于有症状的胆结石或较大的结石要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胆囊平滑肌肉瘤

  1.胆囊癌:支持胆囊癌的5项指标是:

1)单发病变,形状不规则。

2)病变直径大于10mm。

3)广基。

4)有增大趋势的病变。

5)胆囊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

2.单发的胆固醇结晶、炎症性肉芽组织、息肉和腺瘤 早期外生型胆囊癌,病变局限时,常需与之鉴别。胆固醇结晶附着于黏膜表面,回声较均匀,多呈颗粒状堆积。炎症性肉芽组织常有慢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病变自黏膜面向胆囊腔内突起,轮廓线较平滑,黏膜及胆囊壁无破坏。息肉呈乳头状,均匀中等回声,有蒂与黏膜线相连。胆囊癌呈低中回声,分布欠均匀,形态不规则,黏膜及壁层破坏、中断。

胆囊平滑肌肉瘤饮食保健

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土茯苓郁金蜜饮:

原料:土茯苓60克,郁金30克,蜂蜜30克。

制法:将土茯苓、郁金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片,同放入沙锅中加水浸泡片刻,浓煎30分钟,过滤去渣,滤汁温热时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

功效:行气活血,抗瘤止痛

服法:早晚2次分服。

2.三七元胡大蒜糊:

原料:三七粉10克,元胡粉10克皮大蒜50克。

制法:将三七、元胡洗净、晒干,研成细末后,充分拌和均匀,备用。将紫皮大蒜洗净,切碎,剁成大蒜茸糊,拌入三七、元胡细末,可酌加温开水适量,搅拌成糊状,即成。

功效:活血行气,抗瘤止痛。

服法:早晚2次分服

黄疸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