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念珠菌感染
-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 发病部位:食管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 多发人群:免疫力低下、有糖尿病的病人多见
- 典型症状:念珠菌感染 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下降 咽部异物感 吞咽痛 吞咽困难
食管念珠菌感染症状诊断
一、症状
轻症病人可无症状,重者临床上多表现吞咽疼痛、咽下异物感、咽下不适,部分病人出现吞咽困难。最常见症状为疼痛性吞咽困难、胸骨下痛、呕吐及胃肠道出血,可伴有真菌性口腔炎,黏膜上有很多小白点、片,脆弱易出血。内镜检查见白色或奶油样小点或融合成假膜,食管黏膜有明显充血、结节及溃疡。
二、诊断
血清学试验敏感性不高,确诊依靠内镜下细胞刷刷取白苔涂片检查,显微镜下见到假菌丝、菌丝及酵母菌。活检组织学检查见到真菌成分也具有诊断价值,但敏感性较差。免疫机制受到损害的病人有疼痛性吞咽困难时,要高度怀疑食管念珠菌感染,口腔检查发现黏膜上有典型真菌口腔炎的白色小点。念珠菌性食管炎病人中见到真菌性口腔炎者占20%~80%。肯定性诊断应在活检中见到念珠菌侵犯组织。渗出物及组织的细菌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食管念珠菌感染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念珠菌性食管炎是最经常发生的食管真菌感染,由酵母样真菌白色念珠菌造成。白色念珠菌在人体不是一正常致病菌,在正常人群中是口腔、咽部及粪中的共生菌。念珠菌性食管炎在无潜在疾病时亦能发生,但在免疫受损害的人群更易发生。
二、发病机制
念珠菌病食炎可在以下3类病人中见到。
1.慢性病 念珠菌食管炎系下列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慢性白血病、癌肿、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红斑狼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血红蛋白S病,所有以上诸病均可使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降低。
2.需长期治疗的病人 长期使用抗生素,细胞生长抑制或免疫抑制治疗者。这些药物使人体抑制抗体合成及吞噬活动,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可同时存在疱疹感染。
3.继发于局部组织的损伤 感染可同时伴有胃潴留,鼻胃管插入,腐蚀性食管或继放疗之后,亦发生于贲门失弛缓症者。
食管念珠菌感染预防
霉菌性食管炎应防治相结合,特别应预防医源性因素所致的感染,严格掌握抗生素、激素使用的适应证,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保护皮肤清洁和干燥,是预防外源性感染引起的霉菌型食管炎的重要措施。去掉各种诱因,不断提高机体抵抗力,对预防慢性疾病患者患本病更有意义。
食管念珠菌感染饮食保健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
饮食宜清淡,戒除烟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