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胆脂瘤、珍珠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眼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均可发病
- 典型症状:囊肿 皮下囊肿 脑脊液鼻漏
一、症状
1、好发于眼脸、眉外侧、鼻根、枕部等处。囊肿呈圆形,柔软无痛,与皮肤无粘连,但与深部的筋膜或骨粘连,不易推动。
2.内容物呈粥样,浓稠,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或毛发等。
二、诊断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可诊断鉴别本病。
一、病因:
皮样囊肿属先天性疾患。病因不明。皮样囊肿起源于异位的胚胎上皮细胞,是胚胎发育早期(3~5周)在神经沟封闭时将部分皮肤组织带入的结果。皮样囊肿一般呈球形或分叶状,表面光滑,囊壁较厚,边界清楚,偶与脑组织有牢固的粘连。少数有钙化,囊内含有油脂样物质,呈淡黄色或灰黄色,黏稠半固体状态,其中可有毛发,牙齿罕见。囊壁外层为少量的纤维组织,不仅有表皮而且有真皮及其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皮肤附件,瘤壁中偶可见到软骨和骨组织。
一、预防:
1.尽管切除了足够的肿瘤,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脑干变形持续存在的情况并不少见。术后不考虑放射治疗,因为肿瘤为良性,放射治疗并不能防止复发。
由于皮样囊肿生长缓慢,即使部分切除,亦可长期缓解。手术死亡率在0%~2.6%。死亡原因主要为术后无菌性脑膜炎,因此,如果能防止这一并发症发生,预后多数良好。
2.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一、鉴别:
1、脑囊肿:是指脑组织与其附属物形成水囊性肿物,并产生不同程度的脑压症状的病症,脑囊肿一般指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均属良性病变,一般无症状,也可有头疼等症状。
2、颅内肿瘤:即各种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
一、食疗方:
上皮样囊肿最好少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上皮样囊肿最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食物多样化。每一顿饭,尽量多吃几种食物,要学会计划一个包含五类食物的饮食。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黄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钼,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