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百科详细

类圆线虫病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肠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 多发人群:以青壮年农民感染者为多
  • 典型症状:腹胀 咳嗽 恶心与呕吐 肚子疼 丘疹
  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是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感染人体,亦可寄生于猫、狗等动物。多无临床症状或为慢性感染,弥漫性(侵及肠道外各脏器)重型病例则常危及生命。
典型症状:腹胀 咳嗽 恶心与呕吐 肚子疼 丘疹

一、症状

约2/3的感染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本病的显性表现,轻重不一。

1.幼虫移行症状 为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多数患者皮肤出现刺痛、瘙痒、斑丘疹或匐行疹、甚至移行性线状荨麻疹,病变常发生在肛周、腹股沟、臀部等处皮肤。少数患者有肺部浸润引起的轻度发热,咳嗽,咯痰或过敏性肺炎。仅极个别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绀、咯血和并发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等。幼虫有时可侵入胸腔引起胸膜炎。

2.消化道症状 轻度患者以肠粘膜充血为主,中度和重度患者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厌食或便秘等水肿性肠炎或溃疡性肠炎表现,病变严重者甚至可出现肠壁糜烂,导致肠穿孔。腹痛部位不一,通常为上腹部烧灼感或绞痛,有时与溃疡病或急腹症相混淆。腹泻常便溏或血性黏液性腹泻。有的发生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及电解质紊乱、脱水、循环衰竭、死亡等。如果类圆线虫进入肝胆,可出现肝肿大、右上腹痛、发热等症状。

3.弥漫性粪类圆线虫病 类圆线虫还可侵犯心、脑、肾等器官,引起肉芽肿病变,导致弥漫性感染,出现如脑膜炎、尿路感染等。虫体的代谢产物及死后崩解产物还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贫血及神经症状如烦躁、抑郁、失眠等。有的并发细菌或真菌性败血症。当患者处于免疫功能低下时,例如有先天性免疫缺陷或艾滋病患者,类圆线虫可引起全身弥漫性感染,造成机体多器官损伤甚至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粪便、痰液检查幼虫进行诊断。

一、发病原因

类圆线虫分为自生期(auto-living stage)和寄生期(parasitic stage)两个生活期。自生期有雌有雄,寄生期只有雌虫。

(1)自生期的雌雄成虫大小分别为0.7 mm*(0.035~0.05) mm和1.0mm*0.05mm。食管短,呈双球状。有棕色交合刺两个,引带相连。雌虫1.0mm*0.05mm,尾尖,阴门开口于体中部。自生期类圆线虫在外界环境中土壤中发育产卵,虫卵孵化可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丝状蚴,丝状蚴可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进入到寄生期。

(2)寄生期雌虫(parasitic female)生活在人体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粘膜及粘膜下,长2.2~2.5 mm,宽0.03~0.05mm,有漏斗状口腔,圆筒形长食管(占体长的1/3~2/5)。尾端尖锐,肛门位于其前腹面。阴门在中后1/3体长处的腹面上。体内有卵巢、输卵管、子宫与阴道及阴门相连。虫卵壳薄而透明,产出后70μm*43μm。虫卵可在5~6h内迅速发育为杆状蚴,杆状蚴自粘膜内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杆状蚴又可发育为具感染性的丝状蚴。除腹泻严重或服泻药者外,通常不易在粪便中找到虫卵。若寄生期的杆状蚴到达体外,不发育为丝状蚴而发育为自生期的雌虫与雄虫,则参与自生期的生活环。

二、发病机制

类圆线虫对机体主要引起机体肠黏膜刺激性损伤、炎性反应以及溃疡性病变。肠道黏膜病灶可分为卡他性、水肿性及溃疡性,以卡他性肠炎最常见。由于自身感染较多,病变就随之增加,出现水肿及溃疡,溃疡边缘可有肉芽肿形成或纤维化。重症患者的胃和结肠亦可受累。结肠溃疡为多发性。在体内异性的虫体可将肠道中的细菌带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在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艾滋病病人中可引发播散性超度感染,丝状蚴播散至全身各脏器,产生弥漫性类圆线虫病,出现多器官损伤。

一、预防

本病预防原则类似于钩虫病。患者应彻底治疗,避免重复自身感染。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水源,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个体做好皮肤防护,劳动者避免赤脚下地劳作。

本病应与其他肠寄生虫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嗜酸性肺炎相鉴别,与钩虫病、溃疡病、阿米巴病等鉴别。与其他肠寄生虫病、钩虫病、阿米巴病(阿米巴原虫引起)可通过病原学检查进行病原形态比对做出鉴别。引起嗜酸性肺炎的病因较多,寄生虫、真菌、药物、化学过敏物质等都可引起,可结合病发史、病原检查来做出鉴别;对于溃疡病常见的是胃酸过多引起胃溃疡或十二子肠溃疡,此类溃疡常出现上腹痛、嗳气、反酸。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后2-3小时出现。根据临床症状可区分类圆线虫病与上述溃疡病。

一、适宜食物

合理搭配膳食营养。(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休克,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