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百科详细

获得性血友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大便黑色 喘鸣 颅内出血 静脉血栓 吞咽困难
  获得性血友病(acquired hemophilia,AH)是指由于体内产生抑制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而引起的出血病。
典型症状:大便黑色 喘鸣 颅内出血 静脉血栓 吞咽困难

获得性血友病症状诊断

   一、症状

AH患者没有既往或家族出血史,其临床表现各异,绝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自发性出血,以软组织血肿、肌肉内出血、广泛皮下淤斑、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出血为主,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占80%以上,病死率约20%。与HA不同,AH患者较少有关节出血。

出血表现,AH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淤点、淤斑、肌肉血肿,占60%;呕血、黑便、血尿也较常见。肌肉内出血可导致筋膜室综合征,压迫神经血管束。出血表现为咽喉旁血肿时,患者有吞咽困难和呼吸性喘鸣;也可表现为颅内出血。AH患者可同时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狼疮抗凝物质;部分患者是因拔牙后或外科手术后伤口出血不止而得到诊断。医源性出血也常见,常发生在静脉内置管或膀胱内插管之后。

伴FⅧ自身抗体的妊娠女性的出血表现因人而异,通常在产后3月内出现,也有在产后1年才出现出血症状。可表现为产后轻微出血或出血不止、一般的止血治疗措施无效;或表现为间隙性阴道大出血,伴反复出现的肉眼血尿;有时因诊断延误,严重的出血需要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

二、诊断

如患者无既往或家族出血史而突然发生出血,仅APTT延长,血浆混合试验证明存在自身抗体,Bethesda试验或ELISA、免疫沉淀法进行抗体定量,FⅧ:C减低,就可明确诊断AH。

获得性血友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约50%的AH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任何病因可查。另有50%的患者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与AH相关的最常见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围生期、恶性肿瘤、药物反应(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和皮肤疾病。近年确认手术可能是AH的促发因素。Rizza等曾调查牛津血友病中心10年间收治的240例AH患者,结果发现98例有相关性疾病,其中恶性肿瘤24例,风湿性疾病16例,产后11例;Delgado等研究过去15年间Medline收录的20篇有关AH的回顾性和前瞻性文章,总结23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与肿瘤相关的有43例(18%),与产后相关的有34例(15%),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有22例(9%),其他原因或未明确原因的有135例(58%)。

二、发病机制

目前,对FⅧ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不是完全清楚。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但是,每一种疾病中抗体产生的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1.自身免疫性疾病

FⅧ自身抗体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产生机制: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炎性活动导致急性相反应蛋白被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给免疫系统,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FⅧ就是这样一种蛋白,可以部分解释获得性凝血因子抗体较常见于FⅧ而不是其他凝血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FⅧ自身抗体滴度通常较高,且不经治疗或单用泼尼松治疗不会降低,大多数患者需加用一种烷化剂以消除抗体。


2.妊娠后出现FⅧ自身抗体

 常为初产妇,占2.5%~14%。表现为分娩后1~4个月内出血,也有产后1年才出血的报道。大多数患者体内自身抗体滴度较低,平均约为20 Bethesda单位(BU)。如抗体滴度小于5BU,则抗体一般会自行消失,再次妊娠时不再出现;如滴度大于10BU,则抗体可持续数年,且对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细胞毒药物治疗效差。该组患者的死亡率较低,为0~6%。抗体的出现机制可能是因为:

①妊娠导致机体免疫状态发生改变,来自胚胎的FⅧ通过胎盘渗漏至母体,被作为外来抗原导致母体产生FⅧ抗体;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的前兆;

③与胎盘分泌的因子有关。

3.恶性肿瘤

约占10%,见于实体瘤或血液肿瘤尤其是淋巴增殖性疾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红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astleman病。抗体产生机制:T细胞对未知抗原或B细胞与T细胞间相互作用产生异常反应导致免疫功能失调。例如,CLL患者的白血病克隆或低度淋巴瘤患者的肿瘤性B细胞通过未知机制产生异常的FⅧ或抗原激发机体产生针对正常FⅧ的抗体反应。CLL患者CD5 的B细胞亚群扩增导致针对FⅧ的抗体产生增加;也有可能就是B细胞产生这些抗体。红白血病患者则是白血病克隆导致T细胞和NK细胞功能调节失常。这些细胞,尤其是CD4 T细胞亚群在识别外来抗原、监视由B细胞产生的抗体方面起重要作用。免疫系统方面这些异常可解释克隆性疾病,如红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出现的针对FⅧ的自身抗体。AH与实体瘤的关系尚有争论。有作者认为,实体瘤患者与是否有FⅧ抗体无因果关系,因为免疫抑制治疗可消除大多数患者体内抗体,而手术切除肿瘤仅使得极少数患者体内抗体消失,治疗肿瘤不能有效地清除抗体。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支持FⅧ自身抗体是机体对肿瘤的自身免疫反应这一假说。因为在老年人或肿瘤患者中,各种因素可以改变机体免疫状态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免疫耐受减低导致病理克隆的增殖或自身抗体的产生。但是,也有作者认为,治疗肿瘤可以清除抗体;如抗体持续存在,则是因为肿瘤处于晚期或转移,是一种副癌综合征的表现,用免疫治疗也无效。

4.一些药物

如抗生素(青霉素、磺胺类药、氯霉素)和抗惊厥药(苯妥英钠)与FⅧ自身抗体的关系已被确认。通常,这类抗体在高敏反应后出现,停药后不久就消失。有报道CML者应用IFN-α治疗后出现自身抗体。然而,此类现象的病理生理机制不清楚。

5.手术

手术导致FⅧ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与外伤、组织损伤有关;

②伴随手术的免疫功能失调;

③对麻醉药或其他药物的反应。

获得性血友病预防

预防出血比替代治疗更重要,包括:

(1) 加强宣教,避免剧烈活动,鼓励适当体力活动。

(2) 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3)避免肌肉注射。

(4) 如需手术应在术前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

(5) 有条件者应定期预防性补充相应凝血因子等。

(6) 血友病是许多有创操作的禁忌症,如拔牙、骨穿、外科手术等。在未给予凝血因子输注干预前,避免盲目进行操作。

疾病预防

可以进行妊娠后的产前诊断,进行优生优育。对血友病患者家人特别是女性患者,应做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但无基因携带的女性,妊娠后可以放心的按正常程序分娩。而对于女性携带者,最好在妊娠后(一般12-14周内)做性别鉴定,若胎儿为女性,就可以按心做正常的足月分娩,如果胎儿为男性,则需要进行羊水穿刺等提取DNA检测血友病的严重程度,或者通过脐带血(大约在妊娠16-18周后)取样以测定凝血因子的缺乏程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治疗性流产手术,特别是胎儿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孕妇,应尽早终止妊娠。

获得性血友病鉴别诊断

AH要与血友病甲、血友病乙等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症、除FⅧ外的其他凝血因子的获得性抗体等疾病鉴别。除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症患者可有家族史、自幼有关节等部位出血特点外,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的检查和相关凝血因子活性检测。

获得性血友病饮食保健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戒除烟酒,不要吃油腻、腥味、辛辣刺激性食物。

脑出血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