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中毒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均可发病
- 典型症状:肚子疼 关节疼痛 乏力 恶心 口有溴味及咸味
一、症状:
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状,但可发生抑制后的兴奋现象,口服大量溴化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病儿口有溴味及咸味,恶心,呕吐,腹痛,便秘或腹泻,便血不安,乏力,失眠或嗜睡,头痛,眩晕,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等,其后发生情绪异常,激动,严重者有躁狂,谵妄,幻觉,昏迷,或有中毒性精神病;同时并可出现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震颤,共济失调,言语含糊,视觉紊乱,眼睑下垂,眼球震颤,瞳孔缩小,扩大或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体温及血压下降,呼吸浅表,心律失常,木僵等,蓄积性慢性中毒除胃肠道症状及精神抑郁,幻觉,记忆力减退,感觉迟钝,手指震颤,步态蹒跚等外,尚可发生痤疮样皮疹,母亲在分娩前服用溴剂者,其新生儿可有溴疹。
一、病因:
中毒多因误服,误食所致。
二、病理生理:
溴是一种对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的物质,组织损害程度一般较氯明显。吸入低浓度溴后可引起咳嗽、胸闷、粘膜分泌物增加,并有头痛、头晕、全身不适等,部分人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吸入较高浓度后,鼻咽部和口腔粘膜可被染色,口中呼气有特殊的臭味,有流泪、怕光、剧咳、嘶哑、声门水肿甚至产生窒息;部分患者可发生过敏性皮炎,接触高浓度溴可造成皮肤重度灼伤。长期吸入溴,可有蓄积性,除表现粘膜刺激症状外,还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等。
一、预防:
加强管理,搞好卫生宣教工作,严禁误食,误服。
一、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应与其他一些具刺激性和神经毒性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相鉴别,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急性磷化氢中毒,急性氯甲烷中毒,急性碘甲烷中毒等。
溴化物中毒主要表现在精神障碍,约有2/3的病例呈谵妄状态,因此,要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谵妄状态相鉴别,根据病人有无服用较大剂量溴化物的历史,以及起病急,血清溴含量一般在150mg%以上,脑脊液含量在75-250mg%以上,尿溴试验阳性等可资鉴别。
一、饮食保健:
溴引起皮炎应每日进食盐6~10g,并由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用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小儿每日用量为75mg/kg,分4次内服(开始可每小时内服1次),直至血内溴化物降至4.85mmol/L(50mg/dl)以下时停用。同时给饮大量液体。
二、宜吃食物
1.食物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鸡鸭鱼肉五谷杂粮蔬果都要吃,每一种营养素都需要在营养均衡基础上才能有效被身体吸收; 2.多吃富含铁的的食物,促进造血; 3.多吃富含钙的食物,钙促进铁
三、忌吃食物
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尽量少喝茶和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