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肿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和儿童,5~20岁者占一半以上,绝大多数在40岁以下。
- 典型症状:三叉神经一二支分布区域疼痛 头晕 头痛 神经痛 巨痣症
一、症状
1、颅咽管瘤是比较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5.1%~6.5%。 在先天性肿瘤中约占60%,约占鞍区肿瘤的30%,居儿童鞍区肿瘤的第一位,在成人鞍区肿瘤 中仅次于垂体瘤居第二位。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 和儿童,5~20岁者约占55%,80%以上在40岁以下。
2、上皮样瘤:症状大多发展缓慢,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长的可达数十年,平均5年左右,各部位肿瘤的症状和体征分述如下:
(1)小脑桥脑角肿瘤:首发症状为三叉神经痛者占2/3。晚期常表现为小脑桥脑角综合征。
(2)中颅窝肿瘤: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损害症状,常见面部感觉减退、咀嚼肌萎缩力弱。
(3)脑实质内肿瘤: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及轻偏瘫等,小脑肿瘤多有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个别的枕下亦可有皮毛窦。
(4)脑室肿瘤:早期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头痛头晕。肿瘤长大阻塞脑脊液循环时,则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侵及周围脑组织时,则可有相邻的脑症状。
(5)鞍区肿瘤:早期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视力减退,日久可致视神经萎缩。
(6)硬膜外肿瘤:多起源于颅骨板障,向外生长可见头皮下肿物。肿瘤长大后可致颅内压增高,大多无局限体征。
3、生殖细胞瘤:病程多较短,自发病至就诊短者10天,长者可达2年,平均7~8个月。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局部症状和内分泌症状。 由于肿瘤易阻塞导水管,造成脑积水,产生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头痛早期为阵发性,主要在额颞部,进行性加重。
肿瘤位于松果体部者易压迫中脑四叠体,特别是上丘,产生双眼上视障碍,少数并有下视障碍,双侧瞳孔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下丘及内侧膝状体受压时则出现耳鸣、双侧听力减退。肿瘤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后压迫小脑上蚓部及结合臂时,则产生共济失调及眼球震颤等,肿瘤位于鞍上者可产生视交叉、视神经受压症状,出现偏盲、视神经原发性萎缩、视力减退等。
由于松果体细胞受肿瘤压迫损害,突出的表现是性早熟现象,多见于男性儿童病人,生殖器及第二性征过早发育。
二、 诊断标准
上皮样瘤诊断:病人年龄较轻、病程进展缓慢的颅内占位病变,体征虽较多但又较轻者,应考虑 本病,青年病人有三叉神经痛症状者大多为本病所致。
一、病因
上皮样瘤和皮样瘤(皮样囊肿)起源于残余在颅内的胚胎上皮母细胞瘤。上皮样瘤只含外胚层成分,皮样瘤含外胚层及中胚层两个胚层成分,畸 胎瘤则含三个胚层成分。皮样瘤及畸胎瘤很少见。生殖细胞瘤亦称非典型畸胎瘤,过去通称为松果体瘤。 肿瘤发生自胚胎细胞,而非松果体实质细胞。
一、预防
1.饮食宜清淡,宜多食具有消肿散结作用的食物:甲鱼、鲍鱼淡菜、柠檬、鸡蛋、芥菜、海参、鸭蛋、百合、萝卜、赤豆、墨鱼、海带、蕹菜、鸭、海蜇、绿豆。
2.宜吃具有防治感染作用的食物:荞麦、绿豆、赤豆、金针菜、蘑菇、油菜、芋艿、丝瓜、荠菜、苦瓜、紫菜、海带、发菜、马齿苋、淡菜、鲎、田螺、泥鳅、鲤鱼、桑椹、无花果、荸荠、核桃、鸭肉、猪肾。 忌 1.忌烟、酒。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葱、蒜、姜、韭菜、花椒、辣椒、桂皮等。
一、鉴别
上皮样瘤诊断:病人年龄较轻、病程进展缓慢的颅内占位病变,体征虽较多但又较轻者,应考虑 本病,青年病人有三叉神经痛症状者大多为本病所致。
【 宜 】
(1)饮食宜清淡,宜多食具有消肿散结作用的食物:甲鱼、鲍鱼、淡菜、柠檬、鸡蛋、芥菜、海参、鸭蛋、百合、萝卜、赤豆、墨鱼、海带、蕹菜、鸭、海蜇、绿豆。
(2)宜吃具有防治感染作用的食物:荞麦、绿豆、赤豆、金针菜、蘑菇、油菜、芋艿、丝瓜、荠菜、苦瓜、紫菜、海带、发菜、马齿苋、淡菜、海蜇、鲎、田螺、泥鳅、鲤鱼、桑椹、无花果、荸荠、核桃、鸭肉、猪肾。
【 忌 】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葱、蒜、姜、韭菜、花椒、辣椒、桂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