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眼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 典型症状:视力障碍 视力常呈雾状模糊感 眼干涩酸胀,易疲劳 眼前黑影 眼胀
圆翳内障症状诊断
[临床表现]
本病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或眼前有位置固定之点状、条状或圆盘状阴影;或视近尚清,视远昏朦;或明处视昏,暗处视清;或明处视清,暗处视昏;或视灯光、明月如有数个。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初起,若晶珠混浊出现于边缘,状如枣花、锯齿,视力多无明显影响。继则晶珠灰白肿胀,如油脂浮于水面,电筒侧照,可见黄仁之阴影呈新月形投射于晶珠表面。最终晶珠全混,色白圆整,电筒侧照,黄仁阴影消失。此时翳定障老,正宜手术治疗。否则,日久晶珠缩小,翳如冰棱而下沉。若晶珠混浊从核心开始,渐向周围扩散,其色多为棕黄、棕红或黑色。
[诊断依据]
一、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渐降。
二、眼不红不痛,瞳神展缩如常。
三、晶珠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甚至晶珠全混;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发展缓慢。
(一)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
1.初发期:周边部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
2.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
4.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二)老年性核性白内障混浊从核开始,呈棕色混浊,向周围发展,早期即明显影响视力。
圆翳内障疾病病因
多L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此外,肝经郁热或阴虚挟湿热上攻,也能引起本病。
圆翳内障鉴别诊断
1.老年性核硬化:
与核性白内障的鉴别,主要是核硬化多不影响视力,眼底镜彻照法检查眼底时,核硬化无遮光现象。
2.并发性白内障:
与囊膜下白内障的鉴别,主要是并发性白内障早期在面包屑样混浊中有彩色光泽,混浊沿视轴区向前发展,边界模糊。有眼部其他疾病病史。
3.蓝点状白内障:
静止性先天异常,混浊呈斑点状,可呈灰白色或天蓝色,一般较小,不影响视力。
圆翳内障饮食保健
1.枸杞酒
组成:枸杞200克,白酒或黄酒1000ml。
用法:枸杞泡人酒中,1周后即成,日饮30—50毫升。
功效:补益肝肾。
主治:白内障,属肝肾两亏型,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2、莲心薏米粥
组成:莲子心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用法:上三味加水500毫升,煮粥,早晚食用。
功效:滋阴清热,宽中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