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百科详细

皮克病性痴呆(匹克病性痴呆,匹克氏病性痴呆)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老年人群
  • 典型症状:注意力不集中 暴力冲动行为 易激惹 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性失语
  由于Pick在1892年首次报告本病,故被称为皮克病(Pickrsquo;s disease)。病理改变主要是脑皮质的萎缩,或额叶、颞叶局限性改变,也可属皮质下痴呆。本病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智能障碍,呈慢性病程。其病理改变是额、颞叶为主的叶性萎缩。但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并不超出正常老年化程度。
典型症状:注意力不集中 暴力冲动行为 易激惹 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性失语

皮克病性痴呆症状

可在成年的任何阶段起病,但多在50~60岁之间。女性比男性多见。最显著的临床表现是早期即显示额叶损害症状,明显人格和行为改变比记忆障碍出现得更早也更常见。行为幼稚、无自制力、说谎、嗜酒、懒惰、无礼貌、好恶作剧;情绪冲动、易激惹、漫游、判断理解力差,可因“偷窃”,性行为脱抑制(如性骚扰)而被拘留。有的病人首发症状可为社交退缩,缺乏主动性或抑郁情绪。

临床症状可分为3期。第1期突出症状为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少动、懒散、自知力消失、多冲动行为、常外出徘徊、不能料理家务。甚至做些道德沦丧如盗窃、撒谎或侮辱幼女等行为。也可表现为易激惹、注意力涣散、认知障碍。第2期常出现高级意向丧失。缺乏进取心和主动性,言语重复,可出现感觉或运动性失语、失用、失认。尚可出现齿轮样肌强直、面容呆滞等锥体外系征。第3期为严重痴呆。人格衰退,言语能力丧失,四肢挛缩,大小便失禁,自我辨认能力丧失。可出现刻板动作及吸吮、强握等原始反射。本病少有幻觉和妄想,癫痫发作也少见,痴呆发展较为迅速。

1.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之间。

2.有器质性改变的证据。有进行性智能减退;以记忆障碍为突出表现,常有遗忘性定向错误。

3.起病隐袭,早期出现性格、行为和人格改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4.大脑皮质高级功能紊乱。如思维、理解力、判断力、分析综合能力及计算力减退;情感迟钝或欣快;社交行为粗鲁,自控能力差。

5.呈进行性痴呆。

6.意识清晰。

7.表现淡漠、欣快、语言障碍、意志衰退、偶有锥体束征。

8.头颅CT常显示额叶或颞叶局限性萎缩。

9.脑电图检查早期可发现α波消失及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不明。有的家族有明显遗传倾向,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多数为散发性。某些精神创伤往往被视作发病的诱因,脑外伤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目前对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确定。病理变化以脑限局性的额叶或额和颞叶萎缩为主,且两侧萎缩的程度不对称。其中额颞叶病损不对称者约占70%,以额叶局限性萎缩最为常见,50%左侧萎缩更严重。限局性不对称的额叶或额和颞叶萎缩伴脑室扩大,尤以侧脑室角明显,皮质其他部位萎缩较轻。脑回有特征性褐色“刀片”萎缩,萎缩皮质外层神经元严重脱失。本病镜检的特征性改变是神经胶质增生和肿胀的神经元(皮克细胞)和胞质内嗜银包涵体(皮克小体)。据此即可做出病理诊断。但这种细胞可能很少,必须仔细寻找。大脑冠状切片可见大脑皮质显著变薄,坚硬度大于正常。显微镜下可见皮质Ⅱ/Ⅲ层有显著的神经细胞减少,Ⅳ、Ⅴ、Ⅵ层减少虽不显著,但细胞排列次序紊乱,退行性变严重,尼氏小体消失,有核偏移和浓缩,细胞皱缩,但无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也未见细胞质中有嗜银小体。

皮克病性痴呆预防

由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针对病因的预防尚待研究。预防本病可应用各种方法,包括药物、护理、心理、体疗等,同时通过饮食、运动与生活方式加以预防老年痴呆症。同时,积极预防各种传染病及外伤,治疗各种慢性躯体疾病,不断提高健康水平。这里仅介绍预防老年痴呆症的饮食,除了低卡路里饮食外,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维生素E 

虽然并无研究明确显示维生素E可以增加记忆力,但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可以阻止神经细胞被自由基破坏,同时,有研究指出,老年痴呆症患者连续服了2年维生素E,延缓8个月的退化。专家建议,每天可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E,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2.女性荷尔蒙 

最近有研究显示,女性在停经后补充女性荷尔蒙,可减少30%至40%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

3.多吃鱼 

荷兰大规模研究显示,若多吃鱼,饮食中的胆固醇较低,得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只有一般人的40%。这项研究以5000名55岁以上的人士为对象。

4.多用脑 

过去有研究显示,常做用脑且有趣的事,可保持头脑灵敏,锻炼脑细胞反应敏捷。

5.多运动 

许多人都知道,运动可降低中风几率,其实,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预防大脑退化。

6.维持人际关系 

要维持人际交往,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的情绪及患上忧郁症,因为忧郁症也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

总之,老年人应多用脑,多看书,学习新事物,甚至和朋友谈天、打麻将、下棋等,来激荡脑力,刺激神经细胞活力,以延缓整个机体的衰老过程,从而来减少痴呆的发生、发展。

皮克病性痴呆鉴别

1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 

此类患者多起病急,病程及症状波动起伏,常有多次缓解与加剧。人格多保持完整。临床上有动脉硬化诊断证据,如视网膜动脉硬化及血清胆固醇增高等,并常伴有脑卒中发作史。

2.脑肿瘤 

此类患者临床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肿瘤占位造成的局限性神经系统压迫体征。头颅CT可见颅占位性改变。

3.麻痹性痴呆 

发病年龄早。曾有冶游性病史。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及蛋白增加,金胶曲线呈麻痹型,血及脑脊液的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

4.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上两病鉴别非常困难,多数病例在死后病理解剖时才能确诊。

皮克病性痴呆饮食

皮克病性痴呆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