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百科详细

顿呛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 发病部位:气管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 典型症状:痉挛性咳嗽 呛咳
  顿呛,又名时行顿呛、时气嗽、时行嗽、天哮呛、顿咳。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起病初期,先有表寒或卫分证,以后则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了常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如不及时治疗,病程可拖延至三、四月之久,故又有百日咳之称。
典型症状:痉挛性咳嗽 呛咳

顿呛症状诊断

顿呛有初、中、后三期证候之异。

   1.顿呛初期:

邪犯肺卫,卫气失宣。其症咳嗽,流涕,痰涎稀薄,咳嗽逐渐加重。

2.顿呛中期:

病邪由表入里,郁而为热。《幼科金针》谓:“其证嗽起连连,而呕吐涎沫,涕泪交流,眼胞浮肿,吐乳鼻血,呕衄睛红。”

3.顿呛后期:

顿呛减轻,吼声消失,但咳久气阴耗伤,精神困倦,或伴有食欲不佳,二便失调等。

顿呛疾病病因

顿呛的发病,多由肺气素虚,不能外卫皮毛,致为风寒湿热之邪所袭,肺气不清,痰浊内蕴,清肃失其常度,如病邪久恋,每致体力亏耗,中气虚弱,脾气不能散精归肺,形成土虚湿泛,肺脾两亏之候。

顿呛预防

顿呛有初、中、后三期证候之异。

   1.顿呛初期:

邪犯肺卫,卫气失宣。其症咳嗽,流涕,痰涎稀薄,咳嗽逐渐加重。


2.顿呛中期:

病邪由表入里,郁而为热。《幼科金针》谓:“其证嗽起连连,而呕吐涎沫,涕泪交流,眼胞浮肿,吐乳鼻血,呕衄睛红。”

3.顿呛后期:

顿呛减轻,吼声消失,但咳久气阴耗伤,精神困倦,或伴有食欲不佳,二便失调等。

顿呛鉴别诊断

顿呛初起与伤风感冒颇难区别。如果伤风感冒经过治疗病情好转,而咳嗽却逐渐加剧,且有日轻夜重并具有典型的顿呛及伴有吼声,则诊断较易确定。《杂病?证治准绳?咳嗽》谓“时行嗽,恶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

顿呛饮食保健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芜荽汤平伤风咳嗽

 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患者可以多食用肉类、

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少吃油腻、刺激性食品。

新生儿泪囊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副鼻窦炎,发作性睡病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