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壁穿孔性溃疡(后壁穿通性溃疡)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胃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者多见
- 典型症状:背痛 溃疡疼痛 感染性发热 放射性疼痛 继发感染
一、症状
后壁穿孔性溃疡最为突出的表现为背痛。临床上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后壁十二指肠溃疡深入胰腺。若如此,则原来溃疡病疼痛的节律性和周期发生改变。开始时病人诉背痛,通常在下段胸椎和腰椎中线偏右一点。经常类似胰腺的放射痛。开始这种背痛伴随前腹壁的疼痛的出现而出现,服用牛奶或抗酸剂后可缓解,后来随着穿透的更深发展,这种背痛可能变得更持久而超过先前的溃疡痛。此时进食或服用抗酸剂不能缓解。尽管这种穿透性溃疡往往累及胰腺,但是很少引起出血性胰腺炎。也可能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和典型的疼痛,但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少有出现。如果疼痛虽表现为顽固性,而只有轻微的背痛,此时分辨是否有穿透性溃疡比较困难。此时临床医生往往容易忽略该病的诊断,最好的办法是一旦病人有进食不能缓解的顽固性痛,就应考虑到此并发症。
二、诊断
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和背痛可考虑本病诊断。如症状不典型,则有赖于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也很有帮助,如果十二指肠球部只有轻微的变形而无明显瘢痕形成的表现,则不太考虑后壁穿透性溃疡;另一方面,明显地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而无确切溃疡后壁穿透的表现,都可能是胃后壁穿透的有利证据。另外血清淀粉酶的检测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帮助。
一、发病原因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二、发病机制
1、凡有溃疡病史的患者,应积极、规范、系统地治疗,防止出现溃疡病并发症:溃疡病穿孔。
2、消除病因和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及避免并发症。
3、平时饮食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胃癌:早期胃癌70%以上毫无症状,有症状者一般不典型,上腹轻度不适是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与消化不良或胃炎相似。进展期胃癌:既往无胃病史,但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或疼痛;或既往有胃溃疡病史,近期上腹痛频率加快、程度加重。一般胃镜加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当急性发作的时候是需要注意禁食的,以免刺激局部的情况。
平时饮食注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避免抽烟喝酒等。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此提高自身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