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气管及主支气管损伤
-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 发病部位:肺,气管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发绀 呼吸异常 呼吸困难 紫绀 支气管脓性分泌物增多
创伤性气管及主支气管损伤症状诊断
一、症状
胸部创伤后的支气管断裂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颈部皮下或纵隔气肿、气胸或张力性气胸、血气胸、发绀。气胸病人在放入胸腔引流管之后,由于吸入气体直接从胸管溢出,反而使呼吸困难加重。支气管损伤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出血,当病人来急诊室后,大多数病人的支气管出血已停止或未被咯出,只当大出血时,病人才出现咯血症状。上述临床症状取决于撕裂的位置、大小、支气管血管有否撕破和纵隔胸膜是否完整。
有人建议根据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损伤部位将其分为两类,即损伤的支气管近端开放于胸膜腔内(Ⅰ型),和近端不与胸膜腔相连(Ⅱ型)。Ⅰ型支气管断裂易出现气胸、血胸等,而Ⅱ型支气管断裂则以纵隔气肿为主。支气管断裂时,部分肺的通气功能丧失,造成较大的血液分流,故呼吸困难和发绀在两型支气管断裂均会出现。
支气管断裂又可分为部分性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断裂近端可与胸膜腔相通或不与胸膜腔相通。支气管部分性断裂气道仍有通气,但排痰受阻,容易发生感染,如果处理不及时,将发生肺脓肿或脓气胸。主支气管完全断裂,两残端分离相距数厘米,因断裂远端收缩后与外界隔绝或很快就被分泌物封闭,可不发生感染。病人早期表现为完全性一侧肺不张,而后期并发气管狭窄,很少有残肺感染的报道。可以保持数年、十数年,当晚期手术时,吸除滞留的分泌物后,肺脏仍能复张。气管和主支气管有多种类型的撕裂。
二、诊断
对严重胸部钝性创伤的病人,来急诊时即有严重呼吸困难和发绀,查体发现张力性气胸、气胸、纵隔气肿和下颈部气肿有重要意义,即使无气胸也是X线胸像上提示气管破裂的最敏感的征象。最可靠的诊断气管破裂的方法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所有临床上怀疑有气管损伤的病人,如情况允许,均应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来确立诊断,以防延误诊断造成死亡或并发其他问题。张力性气胸和气胸安置胸腔闭式引流后,发现大量气体持续外漏,随吸气动作而加重,根据上述体征也可确诊,病情平稳后,立即做X线胸片证实诊断。对大多数无并发大咯血的病例,不必急于做支气镜检或其他检查。
创伤性气管及主支气管损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穿透性创伤、锐器伤和钝性创伤可以造成气管支气管损伤。穿透性气管损伤伤口一般在颈部,气管在胸腔内位于中央,易受枪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穿透伤。各种钝性创伤均可以损伤气管。在颈部,一个较有力的外界打击就足以引起气管的损伤,首先破裂点在主支气管软骨和膜状部联合处,右侧多数在主支气管纵隔胸膜包被点和上叶支气管开口之间,左侧多数在主支气管主动脉弓下缘水平。典型的撕裂是环形和不完全的,罕见的撕裂是沿气管膜部与软骨环连接线垂直的撕裂。支气管完全离断常见,而气管离断极少见。Bertelsen和Howitz报告1178例因胸部闭合性创伤而死亡的病人中,只有33例合并气管损伤。
二、发病机制
1.颈部各种创伤损伤气管,在病人在受伤初期尚可维持通气,随着气管支气管破裂出血,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支气管镜检可见到气管内充满血性分泌物。
2.胸部钝性创伤所引起的气管和支气管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机制大致有三:
①胸廓富有弹性,当前胸廓受到强大的外力作用时,其横径明显增加,双肺分别向两侧移动,气管因惯性作用向前运动,反弹力使气管隆突部位向外的牵拉力造成气管撕裂。
②外伤时,声门紧闭、屏气,气管腔内压骤升,使气管爆裂。
③外伤时,在支气管的固定点出现较大的剪力。
创伤性气管及主支气管损伤预防
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创伤性气管及主支气管损伤饮食保健
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