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抢救一心梗患者
| 2015-07-27 17:07:22
时间就是生命
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抢救一心梗患者
张金美
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抢救一心梗患者
张金美
近日,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成功抢救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医院:患者生命高于一切
今年56岁的柳先生是沿德高速公路一名机械工程师。7月11日早上,正在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附近和朋友一起吃早餐的柳先生,突然感到胸痛难忍,全身大汗淋漓,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朋友见状将其搀扶到医院急诊科。急诊科立即予心电图等系列检查,并请心血管内科医师李贵超会诊。“窦性心律过缓,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抬高……”心电图提示为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进行抢救。”李贵超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立即打电话通知科室做好迎接抢救患者的准备。
柳先生是江苏淮安人,家属全在江苏,赶过来最快也要第二天,但对于他的病情来说,一分钟也耽搁不起。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免除手续,先行救治。
“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溶栓治疗。”李贵超介绍,“排除溶栓禁忌后,我们马上电话联系远在江苏的患者家属,在电话中征得家属同意后,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同时予以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防止和延缓心室重构等治疗。”半小时后,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查心电图提示ST段基本回落于基线水平。10天后行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管状狭窄约50%,右冠脉管状狭窄约20%,后降支开口处局限性狭窄约50%。 “这说明治疗效果不错。”李贵超说。
“这名患者的成功抢救,得益于医护人员及时的判断与抢救,得益于及时开通的绿色通道。”心血管内科主任张霞告诉笔者,患者当时病情危急,在没有家人陪伴又没有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心血管内科按照先救人后交费的原则,积极施救并派专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机。
张霞表示,在医护人员眼中,患者的生命最重要,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会在第一时间尽力救治。而医院也有相关规定,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先开放绿色通道,先行救治。
正是基于这种患者生命高于一切的服务理念,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已成功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患者:感谢您们救了我一命
7月22日,准备出院的柳先生,在女儿女婿的陪同下,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赠送给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以感谢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救命之恩。“非常感谢,感谢您们救了我一命。”柳先生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从江苏赶来的柳先生的女儿女婿表示,他们知道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父亲这次得以死里逃生,多亏了医院的及时抢救。
“说实话,当时不太相信你们的技术。”柳先生坦言,病情得到控制后,他原本打算转到江苏南京去治疗。在他看来,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医疗技术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柳先生告诉笔者,他的妻子在南京有很多医生朋友。在征求他们的意见时,他们一致认为,医院既然能够将柳先生从死神手里抢救过来,就充分说明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是值得信任的。“而且我当时的情况,如果去南京的话,路途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或其他的危险情况。”柳先生说。
“没想到,医生对我的病情判断非常准确,治疗非常及时。”柳先生说,“你们医院的技术不错,服务也很好。”
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柳先生打电话把自己的救命恩人李贵超叫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从怀中掏出一个准备好的2000元红包,硬要塞给李贵超,被李贵超当场拒绝。
“治病救人乃医生的职责所在。”李贵超说,作为医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患者康复。(张金美)
(编辑:张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