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感染科组织学习“布鲁氏菌病”的诊治
德江县人民医院 | 2016-03-10 16:37:00
(感染科通讯员 王泽林报道)3月9日,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按照“德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江县布鲁氏菌病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医院及感染科工作实际情况组织全科室医护人员在医师办公室学习布鲁氏菌病的诊治方案和预防控制措施。由科主任陈明主讲,全科20余人参加。学习内容包括该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患者主要集中在从事畜牧业从业人员中,如饲养员、屠宰工人和皮毛加工者,同时进食未熟的含有该病原菌的食物也可能感染。
因布鲁氏菌病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其急性期临床表现常易与伤寒、副伤寒,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病、败血症等相混淆并易误诊。
该病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延误治疗往往会对一些系统器官造成损害,病原菌在人体中产生菌血症及毒血症,累及各个器官,慢性期侵及脊柱及大关节。故治疗上应遵循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的治疗原则。
主要的预防控制措施一是畜牧部门对饲养的牲畜及时进疫苗免疫;二是如果牲畜患病需及时进行治疗及无害化处理;三是喝牛奶、羊奶时需煮沸后饮用;四是吃牛肉、羊肉等肉质品时需加工熟透后再吃;五是对有牲畜所污染的场所应消毒处理。
感染科希望能为广大群众普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知识,全科室医务人员将随时为大家提供咨询服务。
(编辑: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