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人民医院驻村帮扶帮到群众心坎上
德江县人民医院驻村帮扶帮到群众心坎上
帮扶帮到心坎上
——德江县人民医院帮扶复兴镇山峰村纪实
张金美
阅读提示
2016年3月,根据德江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统一部署,德江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选派驻村帮扶工作组进驻复兴镇山峰村,打响了又一轮精准扶贫攻坚战。
一年来,该院驻村帮扶工作组紧盯脱贫目标,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造福当地百姓,把扶贫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扶贫之歌。
A
精准识别识真贫
山峰村,距离复兴镇集镇15公里,平均海拔850米,全村共有11个村民组393户1582人,其中贫困户101户400人,贫困发生率达25.28%。
遍访贫困户
德江县人民医院对山峰村的帮扶,从遍访贫困户开始。
“您家有几口人?有几个劳动力?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是否有欠债?享受的惠农补贴有哪些?”
2016年3月19日、21日,两天时间,德江县人民医院组织干部职工分成8个遍访组,到山峰村开展遍访贫困户工作,对贫困户和贫困原因进行精准识别。
在村组干部的陪同下,遍访组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促膝交谈、聊家常,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庭收支基本情况、家庭基础设施情况、家庭成员社会保障情况和享受惠农政策情况,与受访群众一起分析致贫原因,共商脱贫计策,认真填写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为下一步制定精准帮扶计划和措施打下坚实基础。
此后,德江县人民医院按照“精准识别”的要求,又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到山峰村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及时掌握结对帮扶贫困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帮扶措施、共谋脱贫思路,确保扶贫任务顺利完成。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在德江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永红看来,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才能精准发力、精准帮扶,才能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
B
真情帮扶办实事
2016年4月10日,德江县人民医院将一台办公电脑和一台多功能打印机送到了山峰村村委会。
捐赠办公设备
“有了电脑和打字复印机后,我们办公就更方便了,群众复印资料也不用跑到镇上去了。”抚摸着新电脑,山峰村村支书付廷强一脸兴奋。
一年来,德江县人民医院在山峰村实施了以下帮扶项目:捐赠村委会办公电脑和多功能打印机各一台,总价值6000余元;解决办公经费20000元;为峰岩组至唐家山组通组路硬化资助50000元;出资30000元硬化村委会办公楼广场。同时,为该村30户计生户送去3万元慰问金,为13户精准帮扶户每户送去500元的发展资金,为贫困户和精准扶贫户送去总价值3000元的大米和食用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强山峰村的“造血”功能,是德江县人民医院驻村帮扶工作组一直思考的问题。
“让老百姓真正摆脱贫困,还得靠产业带动,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能真正造福老百姓,富裕的生活才能长久。”山峰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德江县人民医院医生史念明介绍,按照“一业带三化”的发展战略和复兴镇的发展构想,结合山峰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工作组决定发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产业,目前该村已发展空心李500亩、核桃300亩、辣椒120亩,养殖大户5户(其中,养羊2户、养牛3户)。
去年年底,通过工作组多方协调,山峰村成立了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是该村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合作社。
据付廷强介绍,合作社目前已吸纳会员155人,以入股的方式筹资232万元,按照农旅一体化的思路,计划发展养殖大户30户,种植野生猕猴桃1000多亩,打造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C
医疗扶贫暖人心
2016年11月13日,德江县人民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到山峰村开展医疗扶贫下乡义诊活动,把健康送到群众家门口。
义诊活动
量血压、听诊、询问病史、了解病情、赠送药品……义诊现场,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村民检查身体,向村民讲解日常保健和常见病、多发病预防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就村民咨询的健康疾病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当天,该院还为山峰村卫生室送去一台饮水机、一台血压计、1张病床、2床棉被、1套四件等设备。
这只是德江县人民医院在山峰村实施医疗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作为县域龙头医院,德江县人民医院始终把提高区域基层医疗和群众健康水平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扶贫工作中,更是将医疗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落到实处。
只有生过病的人,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这一点,山峰村村民严纯亮深有体会。
6年前,严纯亮出现双髋关节疼痛,刚开始还能干点农活,随着病情加重逐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要拄拐杖才能勉强行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没有到正规医院治疗。
德江县人民医院了解到严纯亮的情况后,考虑到严纯亮的情况特殊,决定免费为其治疗。
据严纯亮的主治医生介绍,严纯亮患的是重点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需要做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仅手术费用就要8到9万元。
“要不是县人民医院,我这辈子恐怕就完了。”说起德江县人民医院的恩情,严纯亮言语间充满感激。
如今,严纯亮不用拄拐杖就能走路了,已经恢复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医疗扶贫“红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德江县人民医院经过研究决定:凡山峰村村民到德江县人民医院就医,在原有合作医疗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再提高10%给予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