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不见不散德江县人民医院三伏贴火热预约中
7月17日不见不散德江县人民医院三伏贴火热预约中
7月17日开始,德江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中医科病房将联合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初伏当天(7月17日农历六月初五日星期二)康复医学科和中医科病房将抽派出骨干医师在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大厅开展活动,其余时间分别在康复医学科治疗大厅和中医科病房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治疗周期每年初伏、中伏、末伏各贴一次,连续贴敷三年,您的时间安排好了吗?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根据中医理论,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中医外治方法,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色优势。
“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时间:
初伏时间:
7月17日(农历六月初五日)—7月26日(农历六月十四日)
中伏时间:
7月27日(六月十五日)—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初五日)
末伏时间:
8月16日(农历七月十六日)—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敷贴地点:
7月17日于外科大楼大厅
7月18日至8月25日于康复医学科治疗大厅、中医病房
咨询电话:
康复医学科0856-8523461
中医病房0856-8520500
科普知识:
“三伏贴”对哪些疾病有效?
“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辩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即:
呼吸系统: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慢性和过敏过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疾病。
骨关节系统: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肌肉劳损性疼痛等疾病。
女性疾病:宫寒和淤血性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盆腔积液、阴道炎、宫寒性不孕、产后头痛、产后风寒等疾病。
小儿疾病:易感冒者、小儿哮喘、过敏性咳嗽、厌食、消化不良、疳积、营养不良、生长生育迟缓、遗尿等疾病。
皮肤疾病:冻疮、冬季皮炎等。
冬病夏治活动禁忌症:
禁忌人群: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肿瘤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等。
冬病夏治活动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贴敷时间:成人每次贴敷2—5个小时,儿童每次贴敷30分钟—1小时。
2、敷贴期间要忌口,慎用辛辣之品,如肉桂、花椒、羊肉等;慎食易化脓的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豆制品等;慎用大量肥腻之品;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
3、贴敷之后可能会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即可。
4、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常,不影响疗效。
5、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等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如无好转,请到康复科或中医科就诊。
6、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康复科或中医科就医。
7、因为“三伏贴”里用的药都是温热的驱寒药,所以对津液的消耗会很大,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热水,多喝大米汤,否则容易口干舌燥。
8、忌过量运动。
9、其他谨遵医嘱。
(德江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医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