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在线

首页 新闻在线媒体聚焦详细

[贵州网]不让患者带着“遗憾”出医院大门

德江县人民医院 | 2013-08-07 15:40:28

  德江县人民医院作为德江百姓健康的保护伞,历经55年的春华秋实。在德江县人民医院人的眼里,医疗质量就是生命线,他们以“厚德、求实、和谐、创新”为院训,以“三好一满意”为活动载体,狠抓硬件建设投入,通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于2011年9月24日评审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德江县人民医院率先提出“决不让患者带着遗憾出院”的口号,令医界同行刮目相看。他们的信念是:随着医疗行业竞争的加剧,服务领域将是最后的战场。谁赢得了服务,谁就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就赢得了市场。

  德江县人民医院

  2012年4月,有一位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在重庆西南医院医治数月,始终呈植物人状态,家属无奈只得为患者办理了出院手续。在回家途中经过德江县城时,家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病人送到德江县人民医院神经科继续医治。德江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外四科(神经外科)主任陆治强了解患者的病情后,采取药物与“亲情呼唤”的方式进行治疗。了解到患者喜欢听音乐,他弄来一台播放机,自掏腰包买来碟片,每天反复播放患者平时喜欢听的歌曲。有人劝他:大医院都没能治好的病人,你就不要枉费功夫了。陆治强却说:只要是病人,我就要对他负责;只要有一线的希望,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救治。令人想不到的是,3个月后,这名患者竟然奇迹般地苏醒了!

  德江县人民医院的领导认为,在软硬件设备日渐完善的情况下,医院服务也应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向前迈进,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即对病不对人)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即既对病又对人)。说白了,就是要以人为本;而对农民来说,治好病、少花钱,就是看得见的、最实在的以人为本。

  一位50多岁的黄姓病人,患慢性结肠炎,到很多医院治疗过,但都没能治好。这位黄姓患者的家属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德江县人民医院业务院长、内一科主任苏俊在治疗胃肠方面“有一手”,就住进德江县人民医院,指定要苏俊看病。苏俊翻看了患者在其他医院治疗的资料之后,决定以中西结合的方式对黄姓患者进行治疗。考虑到患者家住农村,近一年来为治胃病已花光了积蓄,他开好药,让家属把患者和药带回去,按他的嘱咐按时服用。为了便于掌握患者的情况,他每隔3天,定时给患者黄某打电话,告诉他服药期间,哪些东西不能吃、哪些东西不宜多吃等。

  两个月后,患者黄某康复了。黄某花了上万元,辗转几家医院没治好的胃病,在德江县人民医院,仅花了数百元,就把病给治好了,他十分感动,拎着公鸡和鸡蛋特地从老家赶到德江县人民医院感谢苏俊。苏俊推辞不过,买了两箱苹果和一箱牛奶回馈黄某。

  多年来,德江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病人就是亲人”的服务宗旨,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检查结果报告限时出具,通过改善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充分尊重病人权益等措施,为病人营造“家”的感觉:护理工作--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束鲜花,一张意见征询卡,使患者一走进德江县人民医院就有一种温馨感。承诺服务--认真检测,不错发一份报告;精心诊断,不轻视每一个病人;认真查对,不错发一片(针)药等七项承诺,并将这些内容公开上墙、接受监督。

  德江县人民医院让患者携病痛来,带着健康和满意而归的优质服务举措,得到了德江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广泛赞誉与口碑,医院门诊量、住院量等都大幅度提升,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结合的方式对黄姓患者进行治疗。考虑到患者家住农村,近一年来为治胃病已花光了积蓄,他开好药,让家属把患者和药带回去,按他的嘱咐按时服用。为了便于掌握患者的情况,他每隔3天,定时给患者黄某打电话,告诉他服药期间,哪些东西不能吃、哪些东西不宜多吃等。

  两个月后,患者黄某康复了。黄某花了上万元,辗转几家医院没治好的胃病,在德江县人民医院,仅花了数百元,就把病给治好了,他十分感动,拎着公鸡和鸡蛋特地从老家赶到德江县人民医院感谢苏俊。苏俊推辞不过,买了两箱苹果和一箱牛奶回馈黄某。

  多年来,德江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病人就是亲人”的服务宗旨,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检查结果报告限时出具,通过改善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充分尊重病人权益等措施,为病人营造“家”的感觉:护理工作--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束鲜花,一张意见征询卡,使患者一走进德江县人民医院就有一种温馨感。承诺服务--认真检测,不错发一份报告;精心诊断,不轻视每一个病人;认真查对,不错发一片(针)药等七项承诺,并将这些内容公开上墙、接受监督。

  德江县人民医院让患者携病痛来,带着健康和满意而归的优质服务举措,得到了德江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广泛赞誉与口碑,医院门诊量、住院量等都大幅度提升,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编辑:admin)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