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在线

首页 新闻在线媒体聚焦详细

让山区群众看病更方便

宣教科 | 2017-08-23 08:55:00

【铜仁日报】

让山区群众看病更方便

——德江县人民医院建立“医共体”纪实

杨桦张金美铜仁日报记者杨树洁

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资源优质服务体系、同步提高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今年3月,德江县人民医院与桶井乡卫生院联合组成该县“第一医共体”。

组建“医共体”后,德江县人民医院将加强对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提高卫生院诊疗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根据县委、县政府“六统一”要求,由德江县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桶井乡卫生院,成立“德江县人民医院桶井分院”,着力探索医疗服务城乡一体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逐步实现该县基层医疗机构资源纵向整合。创新“一体化”管理,服务保障基层医疗,推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共享健康“红利”,加快形成“基层首诊、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看得见的变化

通过“医共体”的建立,德江县人民医院专家对桶井分院进行医疗技术指导、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使群众常见病、多发病能就近就地就医,达到了服务模式的转变。通过绩效考核模式,解决了让想干事的人干得起来,让不干事的人必须干得良好工作作风,达到了思想观念的转变。

有效解决了该在乡卫生院治疗的     患者不该到上级医院治疗;该在门诊治疗的患者不该纳入住院治疗;该口服药治疗的患者不该注射治疗等存在问题。

记者在桶井分院采访时看到,院内环境卫生十分干净,每一个病房内,都安装有空调和电视机。“以前哪有这样的好环境,天热时,风扇呼呼地吹,响声很大不说,还不散热,人待在病房里,很难受。”正在照顾住院的母亲张某感慨地说道。

提升医院形象

医院形象提升。“医共体”建立以来,该县共投入100多万元对病房、医院环境进行重新规划改造,使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服务能力提升。德江县人民医院组建由4名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和2名护理人员而成的医疗队,长期驻桶井乡卫生院,开展查房、坐诊、讲座等各种诊疗活动。

管理水平提升。由德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任分院院长,从“医共体”建立起,分院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后勤管理、信息化支持等部门组成的“医共体”组织架构,整合县乡村人、财、物等资源,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为纽带,将县、乡、村医疗服务联为一体,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格局。

群众满意度提升。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并开展“一站式”报销结算     服务,对一般贫困户、特困户患者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0%95%,剩余部分由政府兜底。住院群众满意度达100%

解决四个问题

该县“医共体”建设,解决了乡镇医疗存在的四个问题。

留不住人才的问题。重新制定医院绩效考核方案,提高了医院效益,原桶井乡卫生职工可免费到德江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

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德江县人民医院勇当先锋,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协同桶井乡卫生院,创新“医共体”发展模式,提高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引导住院病人向基层卫生院流动,切实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

看病报销难的问题。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并开展“一站式”报销结算服务,对一般贫困户、特困户患者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0%95%,剩余部分由政府兜底。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问题。购置“120”急救车一辆,投入X光机1台,彩超1台,心电图机1台,ABS50张等相关医疗设备。新增了内儿科、外妇科病房,为群众的就近治疗提供了保障。

取得六个成效

医共体建立以来,对病房、医院环境进行重新规划改造,使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组建由4名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和2名护理人员而成的医疗队,长期驻桶井乡卫生院,开展查房、坐诊、讲座等各种诊疗活动,提升了医疗水平。

购置“120”急救车一辆,投入X光机1台,彩超1台,心电图机1台,ABS50张等相关医疗设备,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并开展“一站式”报销结算服务,对一般贫困户、特困户患者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0%95%,剩余部分由政府兜底。

重新制定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列入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自推行医共体以来,住院人次同比增长两倍多,门诊人次同比增长一倍多,住院群众满意度达100%

目前,该县“医共体”开始稳定运营,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小到服务细节、个别病例,大到医院管理、长久规划,“共同体”的建立并实施成功,切切实实为山区百姓看病带来极大便利,而对我市医疗改革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体来说,通过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探索,缓解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让百姓享受到尽可能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医共体”模式,带来的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