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在线

首页 新闻在线医院动态详细

史念明: 驻村住到心坎上 做好群众引路人

德江县人民医院 | 2016-12-26 10:12:55
  2016年3月,一纸调令,德江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医生史念明来到复兴镇山峰村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重点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扶贫的路上只有迈出更稳健的步伐,内心才会更加的踏实”史念明如是说。

  “贫困”正是组织派我来的目的

  山峰村,一个三类贫困村,距离复兴镇集镇所在地15公里,荒山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全村共有11个村民组393户1582人,贫困户有101户400人,贫困发生率竟高达25.28%。当他不断为自己打气走进山峰村的那一刻,眼前的一切还是让他的心为之震颤——这里不再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故乡,有的只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下雨后混着牲畜粪便的泥泞,一排排低矮的土房和一望无际的荒山。看到这些,他的心凉了。


  来到山峰村的第一晚上他几乎一夜没睡,思绪万千。组织之所以安排他到这里来就是因为这里贫困、这里落后,在这样的山村:村情民情复杂、农民生活贫困落后、自然资源匮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临阵退缩即辜负了上级对自己的信任,同时也丧失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本色。

  转变角色、当好指引、谋划出路,把山峰村当作第二个家,把村民当做自己的亲人,是他当下必须要做的。就这样,他又一次坚定信念,带着组织的嘱托,开始了他的驻村生活。

  “扶贫”就是要扶到人民的心坎上

  作为县级下派的驻村干部,扶贫和发展是他时刻牢记在心的。2016年3月20日正式进驻山峰村后,为尽快了解村情、掌握民意,他多次召集村组干部和群众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就走完了全村385户,接访了将近千人。他对了解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靠单一的产业结构来带领群众致富增收是不可能的”史念明说。半年来,他着重调整产业结构,带领全村发展核桃300亩、空心李500亩、烤烟200多亩。经过多方协调,他还带头组建了山峰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会员155人,其中包括5户养殖大户,合作社还计划于2017年种植猕猴桃1000多亩。

  “要想富,先修路”,面对山峰村交通落后的现状,他可谓是绞尽脑汁。与多个部门协调规划,先后实施了三合场至唐家山组、唐家山组至峰岩组和割柴头组断头路三条公路,共计10多公里。

  史念明说:“我来到这里不是增加一段经历,而是真的有事情可做、真的有事情必须做、真的应该好好地做一些事情”。

  “史医生医疗下乡”拉近了他与村民的距离

  驻村伊始,他决定发挥县人民医院的优势,为村里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他积极发挥纽带作用,搭建县人民医院和山峰村联合党支部,让支部的同志共同学习,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对惠民政策进行宣传、对党章党规进行讲解、对各类先进事迹进行报导,真正的把正能量带到人民群众身边。


  同时,他还在山峰村村委会给自己设立了一间简陋的医疗卫生室,当村民有个三病两痛的时候,史念明就会认真的给他们把脉问诊,开药治病。

  “没有史医生和县人民医院的帮助,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山峰村石龙门组村民严纯亮感动万分的说。严纯亮一家三口,原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2016年的一天,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家庭身上,年满54岁的严纯亮患上了双股骨坏死,除了丧失劳动能力,还要面临巨额的医疗费用,对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史念明了解到后,迅速与县人民医院领导联系,县人民医院知晓后,同意为其免费治疗,同时还解决了他的生活用餐问题,资助金额达9万余元,帮助其顺利完成了治疗。

  事后,史念明认识到因病致贫是大部分人民群众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他多次向县人民院申请,达成协议凡是山峰村的村民到县人民院就医,在原有合作医疗报销的基础上提高10%的比列给予报销。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说道:“史医生,你就是华佗在世啊,我们真的很谢谢你”,也因为这件事拉近了他与村民的距离。

  史念明深切的体会到,只要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做事,实打实地为百姓解难题,让百姓真正地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就会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复兴镇党建办 王盼怡) 

来源:铜仁组工

(编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