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规培基地建设 助力输送乡村振兴高质量卫生人才
编者按: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兼顾有需求的村卫生室等其他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全国助理全科医生培训10年计划从 2016 年开始实施。6年来,贵州省每年培训约400 名助理全科医生,到2020年,原则上所有新进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疗岗位的高职(专科)学历临床医学毕业生均接受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到2025年,将初步形成以“5+3”全科医生为主体,以“3+2”助理全科医生为补充的全科医生队伍,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全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6年来的实施实践证实,这一国家层面的项目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打造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医学生医疗保健知识素养、专业素质能力和专科特长、更好胜任临床医师工作的有效途径。2016年贵州省卫生计生委遴选出10家符合考量标准的综合医院作为贵州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德江县人民医院作为首批基地纳入其中,开启了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工作。
助培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介入才能把质量管理贯穿始终,把好把严各个环节。比如第一关口的培训对象招录,如何确保按照国家标准精准选拔优秀人才?怎样最大限度地为广大考生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等。德江县人民医院作为助力全科医生培训基,一直非常重视助培基地的质量管理工作,医院充分发挥管理作用,以“严”字为抓手,及时把医院纪检监督力量介入到招录工作的全过程。从规培生报考资格审核,到考试现场实地监督等全过程参与、全过程监督,切实做到信息、过程、结果三公开。以此同时,向社会公布监督咨询电话,让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同步加入到招录工作中,形成监督合力,确保程序的规范化、组织的严密化、工作的透明化。招录工作得到培训对象和社会认可。
招录进合格人才是基础,培训出合格人才是目标,也是助培基地真正的职责。德江县人民医院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对照基地评估指标,在基本条件、培训管理、师资队伍、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工作上进行优化,督促职能科室狠抓教学查房、技能培训等教学环节,保证培训质量。医院建立了以《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为核心,包括《德江县人民医院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控制》、《德江县人民医院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职责》等制度。同时,加大在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并充分利用好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上级医院远程优质医疗教学资源,加强带教、指导老师自身内涵建设,使培训过程达到规范,在过程一致、培训标准一致、培训内容一致三个方面体现“同质化”。近年来,通过到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培训学习,结业学员充实到基层医疗机构,成为基层医疗机构掌握扎实专业素养的医疗卫生新鲜血液,成为基层群众值得信赖的健康“守门员”。
德江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需求以及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变化,为综合医院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高质量输送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新时代合格卫生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要与时俱进,紧跟群众健康需求步伐,转变观念,用新的视角去理解该项工程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用新的理念去推动重视和改善对培训、教学工作的领导,自觉承担起“教”与“学”的责任。善于总结规律、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机制,教学相长,使其成为医院独具特色的一张“名片”,着力为全省基层培养、输送高质量医疗人才,进而提高基层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与健康扶贫能力,全力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