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在线

首页 新闻在线医院动态详细

邓崇第:医生是神圣的职业

德江县人民医院 | 2015-02-10 09:12:40
邓崇第:医生是神圣的职业

铜仁日报记者 杨树洁 戴刻芹

\
 
    邓崇第的家乡在铜仁市思南县,从思南到遵义求学、工作,又从遵义到德江县进行帮扶,他把三年的帮扶看作是反哺家乡的一个机会。
 
176公里帮扶的情与责
    从遵义到德江,176公里,邓崇第选择来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既出于自身的责任,也缘于内心的情谊。
    “我也是铜仁走出来的,回报家乡我义不容辞,而且德江县人民医院的苏俊是我多年的同窗好友,我也对医院充满了感情,他的邀请让我无法拒绝。”邓崇第告诉记者。
    来到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后,邓崇第主要分管医疗质量和手术科室管理。在医疗质量的把关上,他协助各科室严格落实核心制度,邓崇第说“医院的核心制度很完善,只是缺乏落实和监督。”在严格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后,医院的用药剂量更规范,治疗效果更明显,临床医学的发展也取得不少成果。2014年11月,在邓崇第的指导下,输血科成功地为一位稀有血型患者实施了自体输血,这为医院临床输血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在手术科室管理的规范上,邓崇第致力于建设从上至下有效的层级管理机制,他说:“要做好管理工作,不能一味的迁就,而是要有效的协调。”
    邓崇第在医院的帮扶才刚开始,但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却思考颇多。他认为医院未来发展的重点是核心科室专业人才的引进、技术专业水平的发展,难点是目前医院的发展步伐太快,刚实现从二级医院到三级医院的跨越,所以急缺人力资源和医疗设备。作为一名帮扶专家,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角色,“我既是任务的执行者,也是管理者,因此时刻提醒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邓专家能够及时反馈临床意见,找准问题关键,提出发展规划,为医院制定决策提供依据。”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定光告诉记者。
 
7年急诊工作的辛与忧
    从2007年开始,邓崇第在遵医附院从事急诊工作,此次来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帮扶,他不仅希望为医院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也希望带来新的思想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呼唤医院提高对急诊工作的重视。
    一方面,急诊室抢救的病人以青壮年居多,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如果他们发生意外,会给家庭带来巨大创伤,给社会增添负担。另一方面,急诊科不同于专科,急诊科的医生必须掌握全面的技能和知识,这对医生自身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目前我国众多医院在这方面都不够重视。“当遇到病人家属跪在地上求我们,而急诊的医疗技术又无能为力时,我也时常眼含泪水。”邓崇第回忆道。
    而且,急诊科也是医患关系最紧张、医疗纠纷最多的一个科室。有一次,邓崇第遇到一位肺部受伤的老年人,病情十分危急,必须马上转院抢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在医院的大儿媳拿不定主意,急诊科医生立即打电话联系其在外打工的几个儿子告知病情,希望家属赶快做决定。但是几个小时后家属迟迟不肯做决定,期间,在重症监护室里,老人不听医生一再嘱托,自己拔掉呼吸机吐痰,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导致自己丧了性命。为此,老人的儿子多次到医院要求赔偿,这件事给邓崇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正因为急诊工作如此复杂,我才更希望医院领导能够重视急诊工作的发展,更希望普通百姓能够多学习急诊知识,在不能及时赶到医院时抓住急救的黄金时间进行自救。”邓崇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学校和医院一起推动急救知识的普及,让大家学会自救,为社会挽救更多的生命。这样的理念也是他想要带到遵医附院德江县人民医院的。
 
23年从医生涯的心与术
    “作为医生,首先你要有仁心,其次才是仁术。”这是电视剧《心术》的台词。邓崇第平时也会看关于医生的电视剧,还曾将《医者仁心》里面的片段剪下来给学生讲解,并提醒自己要与时俱进。
    自1991年大学毕业至今,邓崇第的从医生涯已有23年了。23年不仅练就了他专业的医疗技术,也让他始终怀揣一颗治病救人的初心。
    说起自己作为医生的“心”与“术”,邓崇第认为尽力做好自身职责,永远铭记进校宣誓时的誓言,这是自己的“心”,不断保持学习,不走歪道,有人文关怀,这是自己的“术”。
    工作中,面对一些绝症患者,他不仅在身体上为他们减轻病痛,也在精神上为他们树立乐观的心态。在竭力抢救和让患者安详地离去这个难题中,很多病患家属都拿不定主意,内心想要让家人有尊严地离去,却又害怕世俗的非议。这时候,邓崇第常常作为朋友与家属沟通,告诉他们利弊,请他们适当做出选择。
    但是,当病人换成是自己的至亲时,邓崇第也会拿不定主意的。“亲情会扰乱你的判断,这一点我无法摆脱。”他无奈地说道。
    3年前,邓崇第82岁的母亲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他本想将母亲从农村老家接到遵医附院接受治疗。由于母亲晕车,便只能送到镇上的医院暂时治疗。只有进行插管才能延续生命,但年老的母亲已经不起麻醉了,神志清醒的情况下插管会十分痛苦。邓崇第的母亲思想比较传统,只想体面安静地离去。“我看见母亲用尽生命最后的一点力气在用力呼吸,即使插管让生命得到延续,延续的时间也只能是几天、几个月,或者两年,我突然觉得让她如此痛苦地活下去,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最终,邓崇第带着母亲离开医院,回到家里,但母亲的离去成为他心中一个永远的遗憾。
    作为医生,作为专家,邓崇第的医术或许非常精湛,但是,他也避免不了人生的遗憾和无奈。
    正因有遗憾,每一次的抢救和康复才显得珍贵,也正因为如此,医生这个职业才显得神圣。如邓崇第所说,“我始终觉得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并非医生本身神圣,而是因为他所医治的对象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的生物体。”

(编辑:张杰)

用户登录